“万物于人一身”的出处是哪里
“万物于人一身”全诗
《乐物吟》
宋代 邵雍
物有声色气味,人有耳目口鼻。
万物于人一身,反观莫不全备。
《乐物吟》邵雍 翻译、赏析和诗意
《乐物吟》是宋代哲学家邵雍创作的一首诗词。以下是它的中文译文、诗意和赏析:
中文译文:
物有声色气味,
人有耳目口鼻。
万物于人一身,
反观莫不全备。
诗意:
这首诗词表达了物与人之间的密切联系。它指出了物质世界中的事物具有声音、色彩和气味,而人类则拥有耳朵、眼睛、口和鼻子来感知这些事物。诗人通过这种对比,强调了人类身体的完备性和多样性,并暗示了人与世界的紧密连接。
赏析:
《乐物吟》以简洁明快的语言表达了哲学思考。诗人通过物与人的对比,展示了人类身体器官和外部世界之间的共通性。诗词中的\"物有声色气味,人有耳目口鼻\"一句,直接点明了物质与感官之间的关系。诗人进一步指出,万物都在人类身体中得到了完整的体现,\"万物于人一身,反观莫不全备\"。这里的\"反观\"意味着逆向观察,即通过人体来观察世界,强调了人与自然的亲密关系。
这首诗词通过简洁的语言,表达了诗人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思考。它呼应了中国古代哲学中的\"天人合一\"的思想,强调了人类与自然的紧密联系。同时,它也提醒人们要珍惜身体的感知能力,通过感知世界来体验生活的丰富多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