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民和年丰”的出处是哪里
“民和年丰”出自宋代真宗的《高宗祀明堂前朝享太庙二十一首》。
“民和年丰”全诗
《高宗祀明堂前朝享太庙二十一首》
宋代 真宗
赫赫明明,德兴天通。
施子孙子,福禄攸同。
日靖四方,民和年丰。
有秩斯祜,申锡无穷。
《高宗祀明堂前朝享太庙二十一首》真宗 翻译、赏析和诗意
《高宗祀明堂前朝享太庙二十一首》是宋代真宗所作的一首诗词。这首诗词表达了对国家繁荣昌盛和百姓安居乐业的美好祝愿。
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:
赫赫明明,德兴天通。
施子孙子,福禄攸同。
日靖四方,民和年丰。
有秩斯祜,申锡无穷。
诗词的诗意是表达了明堂前朝享太庙的庄严场景,赞美了天子的德行和威德的通达。诗中提及子孙后代,表示希望福禄能够传承于子孙后代。\"日靖四方,民和年丰\"表达了国家安定繁荣、人民和睦、年景丰收的愿景。最后两句\"有秩斯祜,申锡无穷\"则寄托了对国家繁荣昌盛和国君寿命长久的祝福。
这首诗词充满了吉祥的意味,通过对国家和君主的祝福,表达了对社会安定和人民幸福的向往。作者运用了简练的语言,通过简洁而富有力量的表达,将美好的愿景展现得淋漓尽致。整首诗词给人以庄严而神圣的感觉,体现了当时的统治者对于国家繁荣和人民安康的期望与努力。